2020.03.25
今天當班前,聽說要來兩位泰國籍人士,不會英語也聽不懂中文,這讓我們有些犯難。“要不,我們上網(wǎng)查查,干脆把采集鼻咽拭子的注意事項翻譯成英語、日語、泰語等等多國語言的吧,這樣可以方便溝通。”小伙子們說干就干,翻譯、打印、張貼,這下“走遍天下都不怕”啦!讀了幾遍,我這個英文欠缺的人也來了點感覺,其實只要想學(xué),隨時隨地都可以。
接好班,一個來自中國臺灣的阿伯感嘆道,“我在嘉定工作這么多年,這里早是我的第二個家鄉(xiāng)了。” 雖然帶著口罩,但話語間能感覺到對嘉定那份濃濃的感情。
送走他,菊園衛(wèi)生服務(wù)中心的護士美妹就馬上過來消毒現(xiàn)場。聽說他們春節(jié)開始就沒停過,從查道口、駐守隔離點到現(xiàn)在配合我們信息登記、消毒,任勞任怨,堅守崗位。其實在這場戰(zhàn)“疫”中,每一個人都是“命運共同體”,總務(wù)部門為我們備好生活及工作物資,物業(yè)阿姨為我們浸泡消毒工作衣,志愿者為我們接收采樣人員信息,或許我們叫不全他們的姓名,但為了攔截新冠病毒的傳播,保一方百姓的安全都在默默付出著。
完成工作回到生活區(qū),剛洗好澡吃著營養(yǎng)均衡的晚餐,一聲春雷突然響起,雨聲也跟著緊鑼密鼓地傳來,趕快去關(guān)窗,一股熱騰騰的帶著泥土氣息的空氣撲面而來,好像好久沒有聞到這股熟悉的味道了,走哪兒都帶著口罩,嗅覺好像沒有了用武之地,多希望在這個春天里能夠多聞聞大地的味道,聞聞花香和清新的空氣。我想在大家的努力下,這樣的日子應(yīng)該不遠了……
2020.03.26
“3月28日零時起,對所有入境來滬人員一律實施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健康觀察……”隨著通知的發(fā)布,我們嘉中心的四個小伙伴也將迎來采樣點的最后一批被采樣人員。來時我們是第一擋班,走時又是最后一檔班,真真是應(yīng)了那個詞——有始有終,大家暗暗下定決心要站好最后一班崗。
“最后一批被采樣人員即將從浦東出發(fā),一小時后到達。”信息組發(fā)來了通知單。細看名單,里面有位日籍人士以及一位未滿2歲的小女孩,想著我們之前備好的日文版采樣注意事項終于有了用武之地,處理起來應(yīng)該不會太難。倒是那位小女孩讓我們有了些許擔憂,這么小的孩子還不懂配合,鼻黏膜也很柔嫩,而采樣拭子都是統(tǒng)一大小的,采樣時可能比較容易損傷到黏膜,家長不知會不會配合……
21點多被采樣人員準時到達采樣點。果然如我們所想,抱著懷中熟睡的孩子,媽媽的語氣都有些哽咽,“我家寶貝疫情期間從沒出過家門,不會有事的,現(xiàn)在又睡得正香,能不能不要采樣了?”“我女兒和寶貝差不多大,做爸媽的哪有不疼孩子的,我非常理解您。您放心,我動作會很輕柔,不會損傷到孩子的。” 王自軍的真誠打動了媽媽,在大家的齊心協(xié)力下,順利完成了小朋友的采樣工作。
送走了這最后一批,我們的采樣任務(wù)也圓滿完成,大家如釋重負松了一口氣。有人說,新冠病毒口鼻咽拭子標本采集是在刀尖上行走的一項工作,這話一點都不假。但是,為了早日戰(zhàn)勝病毒,我們將義無反顧地站在咽拭子標本采集的最前沿,守住防控病毒的第一線!
2020.03.28
今天是完成采樣任務(wù)后回家修整的第一天,昨晚是這幾天來睡得最踏實的一夜,疼痛的頸椎也奇跡般的好了。正計劃著好好做一頓豐盛的午餐慰勞一下在后方大力支持我的老公和女兒,電話鈴聲和短信通知卻一個個不斷傳來。“馬上做好準備,13:00接車至上海入境人員安亭隔離點集合。”掛掉電話,沒來得及好好吃口飯,隨時待命的我們,便帶上原封不動的物資,再次向隔離點出發(fā)。
來到隔離點,已經(jīng)有“戰(zhàn)友”等在那里了。安亭鎮(zhèn)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中心的沈主任介紹,本次隔離人員共有兩百余位,將于今晚及明天陸續(xù)到達。此時,已近黃昏,大家立即開始人員入住前的各項準備。大家分工協(xié)作,配合默契,相關(guān)準備工作“分分鐘”搞定,咱們醫(yī)務(wù)人員的效率就是杠杠的!
18:08,“重頭戲”正式開始。隨著第一批隔離人員的到來,我們一群“大白”就像踩上了風火輪,“嗖”的一聲過來,又“嗖”的一聲過去,引導(dǎo)、登記、宣教告知、上傳信息、指引入住以及回答各種你意想不到的問題……加上酒店改造成的隔離點燈光昏暗,地形復(fù)雜,護目鏡早已被水汽蒙蔽了雙眼,厚厚的防護服也濕透了,口罩悶得想吐,嘴巴干裂,來杯冰爽的可樂此時成了奢望。
零點、兩點、四點……六樓已滿,五樓已滿,四樓開啟……看著源源不斷的來客,大家沒有一人有怨言,也沒有一人主動說回去休息,有的是不忍讓同伴孤軍奮戰(zhàn)的心和彼此關(guān)懷、互相照顧的溫暖話語。
“快回去休息一會,你已經(jīng)工作快15個小時了。”
“還能堅持,把這一批入境人員安頓好再說。”
“你回去吃點東西吧,晚飯都沒吃,天都快亮了”
“快好了,等結(jié)束多吃點早餐就行,別浪費防護服。”
就是這群值得敬佩的“男”丁格兒們,用滾燙的工作熱情,向疫情宣戰(zhàn)。
五個樓層的入境人員漸漸都安頓好了,可大家并沒有輕松下來。一個個“問題”寶寶開始了提問時間:我什么時候能回去?飛機改簽怎么辦?可以訂外賣嗎?我沒有充電器,手機快沒電了,能幫忙解決嗎?……此時,極度的耐心和恰到好處的談話技巧就真的很重要了,既要安撫焦慮情緒,滿足正當需求又要婉轉(zhuǎn)的拒絕過度要求。身為醫(yī)護人員,現(xiàn)在的我們在隔離點主要解決的不是他們的身體疾病,而是心理問題,二十幾小時的長途飛行,身體疲憊,又被狹小的空間壓抑了情緒,落地之后再次被局限在客房中,不能像在自己家中一樣自由進出,肯定會產(chǎn)生很多負面情緒,看來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在今后工作中需要慢慢摸索和解決的問題。
——摘自孫嵐戰(zhàn)“疫”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