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腫由于早期癥狀不明顯,容易被患者忽視,延誤病情。近日,我院婦產(chǎn)科就來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其下腹部膨大如一名懷了雙胞胎且已足月的孕婦。
李大姐今年65歲,平時喜歡跳廣場舞,但是近半年來,李大姐感覺自己肚子越來越大,漸漸扭不動了,“要不是已年過花甲,還以為自己懷孕了……”其實,李大姐以前已經(jīng)注意到自己的肚子和別人的不一樣,但因為照舊能吃能睡,偶爾肚子脹痛也覺得是以前帶狀皰疹留下的后遺癥,所以一直拖著,沒放在心上。直到這次晚上睡覺都開始呼吸困難,腹部疼痛也越來越厲害,這才讓老伴陪來醫(yī)院檢查。
“剛開始看見患者的時候,她步履蹣跚,下腹部膨大如孕雙胎足月,還真以為是孕婦。詢問病史后才知道,她今年已經(jīng)65歲,并沒有懷孕。”當時接診的值班醫(yī)生回憶說。醫(yī)生立即安排李大姐做了腹部CT,檢查結果提示腹盆腔有一巨大腫瘤,直徑達30余cm!這下把老夫妻倆嚇壞了,趕緊住院治療。
住院后,經(jīng)過盆腔B超、磁共振等進一步檢查,石琴主任團隊考慮該巨大腫瘤來源于左側卵巢。為了盡量減少患者的創(chuàng)傷,決定為患者行單孔腹腔鏡下探查術。
如此巨大腫瘤,對于麻醉也是一個挑戰(zhàn)!仰臥位低血壓問題、腫瘤切除后回心血量驟增引起心衰問題……都可能在手術中出現(xiàn)。為了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麻醉科主任祝義軍坐鎮(zhèn)護航。術中,石琴主任在患者臍部切了一個僅為2cm大小的口子,在腔鏡直視下將囊液緩慢分次放出,縮小腫瘤體積,先后共放出12000ml左右囊液。在切除腫瘤的同時,考慮到患者先前做過乳腺癌手術,子宮內膜增厚,故醫(yī)生準備將患者子宮及雙側附件同步切除。由于患者子宮前壁及膀胱致密黏連,石琴主任及其團隊密切配合,謹小慎微,最終成功分離黏連,順利完成手術,術中基本無出血。病理報告提示,患者為左側卵巢漿液性囊腺瘤合并纖維瘤。30cm的大腫瘤,只在腹部開了2cm的小口子就解決了難題。
術后,李大姐和家人感激不盡,為石琴主任團隊送上了錦旗。“謝謝您,石主任,您讓我重獲新生!我又可以去跳廣場舞了!”開朗的李大姐打趣道。
據(jù)石琴主任單孔腹腔鏡團隊核心成員、婦產(chǎn)科主治醫(yī)師徐曉鋒介紹,卵巢囊腫是婦科常見病、多發(fā)病,可發(fā)生于女性任何年齡段,分為生理性囊腫和病理性囊腫。生理性囊腫是在女性排卵期濾泡聚集而成,往往月經(jīng)過后會自動消失。病理性卵巢囊腫早期也沒有明顯癥狀,如不注意有可能出現(xiàn)破裂、扭轉等并發(fā)癥,甚至會惡變。近期病房里還收治了兩名14歲、16歲的少女,因卵巢囊腫扭轉急診來院,均行單孔腹腔鏡下囊腫剝離修補,好在就醫(yī)及時,卵巢未壞死而得以保留。所以,建議女性每年需婦科體檢一次,排除婦科疾病。
近年來,嘉定區(qū)中心醫(yī)院婦產(chǎn)科大力開展微創(chuàng)手術,包括異位妊娠、卵巢囊腫、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癥、子宮內膜癌等的腹腔鏡下手術,子宮粘膜下肌瘤、宮腔黏連、子宮憩室等的宮腔鏡下手術,張力性尿失禁、膀胱子宮脫垂等的盆底手術等。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精進,現(xiàn)已熟練開展子宮肌腺癥、多發(fā)性子宮肌瘤、宮頸部、闊韌帶內等特殊部位肌瘤的剜除,并最大可能保留子宮,手術亦從原來在腹部開3個、4個孔逐步到現(xiàn)在的單孔,使患者疼痛少、創(chuàng)口小,對療效更加滿意,持續(xù)改善就醫(y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