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吃瓜群最新网站,51吃瓜热门|51吃瓜热门吃瓜_51吃瓜热门吃瓜下载推荐

那一雙手——“最美嘉定醫(yī)生”之許向東

發(fā)布時間:2014-04-14 15:0

這雙手,白皙,柔軟,細長。

這雙手,不能干粗活,因為那樣,會把手變得粗糙,影像指尖的觸感。

手的主人,不是十指芊芊如玉的手模,也不是技法出神入化的繡娘,他是嘉定區(qū)中心醫(yī)院心內(nèi)科主任——許向東。2013年,許向東用這雙手為1000多名心血管疾病患者疏通了堵塞的血管,救他們于危難之中;也是這雙手開創(chuàng)了嘉定地區(qū)冠心病介入治療的先河。

對于突發(fā)性冠心病患者,發(fā)病后90分鐘是救治的黃金時間。早前,由于設備、技術等條件有限,在嘉定收治的此類病人,必須轉入上級醫(yī)院治療,轉院的過程中,90分鐘往往轉瞬即逝,病人很可能因此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2011年底,42歲的許向東帶著他練就十余年的冠心病介入治療技術,從美麗的江西來到了教化嘉定,從此,嘉定重癥冠心病患者的救命之路被拓寬了。

“做這個,需要觸感和悟性。”許向東坦言。

靈敏的觸感,需要一雙靈活的手。這雙手,拿著只有0.25毫米粗細、1.5米長的導絲,穩(wěn)穩(wěn)地送入患者血管,拐彎處,需要手指輕捻,將導絲慢慢旋轉一個合適的角度,才能繼續(xù)前行。前端碰到壁,是血管壁?還是血管的夾層?根據(jù)導絲頂端傳來的細微的反作用力,這雙手馬上可以判斷出來。阻塞處,導絲送不過去,手指嘗試幾次,便輕輕抽出,再換一根稍硬、滑度也更高的導絲進去,再來一次。在這個過程中,手只要一顫,葬送的,可能就是一條生命。

大概因為他的手,曾觸碰過患者的心,所以許許多多的患者,愿意在康復后來暖他的心。有一位阿婆,在許向東的妙手下,解決了困擾她20年的血管堵塞問題。如今,只要許向東門診,阿婆便掐著飯點,給他送來親手做的美味糕點,“趁熱吃!”阿婆一面囑咐許向東,一面細心地安撫前來看病的人:“你們別著急哦,讓許醫(yī)生先吃點東西墊墊肚皮。”

那一刻,許向東覺得自己的心很暖,很暖。

2012年2月,許向東領銜負責的區(qū)內(nèi)首個冠心病介入治療室在嘉定中心醫(yī)院正式啟用,并完成首例冠脈造影術和首例冠脈支架植入術;3月,首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成功;12月,首例血管內(nèi)異物取出術順利實施……在許向東的主持下,嘉定中心醫(yī)院心梗綠色通道開啟了,為心梗患者搶得了治療先機。從此,轄區(qū)內(nèi)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再舍近求遠前往市區(qū)的三甲醫(yī)院就醫(yī),家門口就有好醫(yī)院、好醫(yī)生。

2012年,許向東做了500臺冠心病介入治療手術;2013年,做了1000余臺;2014年,更是突破了單月100臺的記錄。

慕名而來的患者越來越多,許向東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自從來到中心醫(yī)院,體重整整跌了20斤,一個一米七的漢子,卻只有50公斤,每次手術還要穿上一件重達40斤的鉛衣來抵擋輻射。眾所周知,射線在體內(nèi)長期累積,容易誘發(fā)各種疾病,譬如眼睛,長此以往,極其可能患上白內(nèi)障。他是醫(yī)生,他更知道。

“就算身體吃不消,病人來了就得做!”他說。

每當別人睡夢酣甜時,許向東卻從不敢在凌晨12點前入睡。因為只要電話打來,他就必須馬上趕赴醫(yī)院搶救病人;12點之后,也未必能睡個安穩(wěn)覺。有一次,他通宵做了3臺手術,一夜無眠。第二天早上,他還是精神抖擻地出現(xiàn)在了病房,開始一天新的工作。
他實在太忙了。忙得抽不出時間鍛煉,更無暇顧及在讀高二的兒子,甚至與兒子說說話的機會都很少。所有家庭重擔都落在了妻子身上,每每提及,許向東總說,他虧欠妻子太多太多。

如今,他平均一天要做3臺手術,正常情況下,眼明手快、技藝嫻熟的他二三十分鐘就能搞定,一旦碰上疑難雜癥,那就沒個準了。曾經(jīng)為了疏通血管里的一個阻塞點,許向東在手術臺上一站就是4個多小時。

苦雖苦,忙雖忙,但工作于他而言更是樂趣。每當自己救回一個生命,便由衷感到無比的喜悅和滿足!

有一位50多歲的患者,心梗復發(fā),上手術臺時,心跳停止,血壓也沒了。許向東一邊使用超大劑量升壓藥維持血壓,一邊大膽進行盲穿,在打通了兩根冠狀動脈后,繼續(xù)進行升壓維持和心功能恢復。最終,患者已踏入鬼門關的一只腳,被許向東和他的團隊硬拉了回來!

冰心老人曾說,“愛在左,而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倘若以人的身體來區(qū)分,左邊則是心臟,許向東便是用那雙手把這份深厚的大愛全部傾注在了“心”上。